重視對團隊的獎勵
盡管從激勵效果來看,獎勵團隊比獎勵個人的效果要弱,但為了促使團隊成員之間相互合作,同時防止上下級之間由于工資差距過大導致出現低層人員心態不平衡的現象,所以有必要建立團隊獎勵計劃。有些成功企業,用在獎勵團隊方面的資金往往占到員工收入的很大比重。對優秀團隊的考核標準和獎勵標準,要事先定義清楚并保證團隊成員都能理解。具體的獎勵分配形式歸納為三類。一類是以節約成本為基礎的獎勵,比如斯坎倫計劃,將員工節約的成本乘以一定的百分比,獎勵給員工所在團隊。另一類是以分享利潤為基礎的獎勵,它也可以看成是一種分紅的方式。第三類是在工資總額中拿出一部分設定為獎勵基金,根據團隊目標的完成情況、企業文化的倡導方向設定考核和評選標準進行獎勵。
善用股票獎勵形式
在高科技行業,股票期權是個非常誘人的字眼。很多員工特別是高層員工認為工資的高低倒不是主要的吸引力,最重要的是有沒有實行“員工持股”制度。不僅那些在海外上市的公司紛紛實行了股票期權,即使非上市公司,也在探索不同形式的員工持股辦法。對非上市公司而言,由于國內現行法律對此缺少明晰的規定,在權益兌現方面缺少成功案例可供借鑒,而且往往因為擔心會對未來的創業板上市造成法律障礙而左顧右盼,很多公司是雷聲大雨點小。但隨著國內創業板上市規則的日益明晰,這種分配辦法將越來越多地運用在實踐中。
在向員工溝通薪酬時注意技巧
有的公司在員工薪酬、福利待遇上破費不少,但員工卻無動于衷。作為主管,建議將你在福利方面的開支做個支出明細說明,讓員工明白公司為他們所付出的代價。要告訴員工你的分配哲學。如果你確信公司的薪酬具有競爭力,為了讓員工信服,不妨將你在薪酬方面的調查結果公開,甚至讓員工參與薪酬方案的設計與推動。即使因為公司遇到暫時困難而不得不減薪,只要你坦誠相見,公平對待,同時再把薪酬以外的優勢盡可能展現出來,相信員工也會理解并能同舟共濟。
在調薪時,員工與主管之間存在一種微妙的博弈關系。員工理所當然希望工資盡可能地高,作為老板則希望盡可能減少人力成本。如何在博弈中既能控制住薪酬,又能使員工獲得激勵?一種辦法是先降低員工對其薪酬目標的期望值,比如對員工預期的調薪幅度和調薪范圍做低調處理。當員工發現其事實上的調薪幅度超過其預想時,他會產生一種滿足感。
厚待高層員工和骨干員工
在薪酬有限的情況下,企業為了發展,不得不有重點地保留住重點員工和業務骨干。某著名美國公司在遇到業績下滑后,在年度工資調整上采取這樣的策略:對高層員工采用高于市場平均值的增長率,對中層員工和業務骨干采用平均市場增長率,對一般員工則保持工資不變。他們的思路是:80%的業績是由20%的精英來完成的,少數骨干決定了公司的發展。對于一些新興的高科技公司,或者實力不是很強的公司,這種方法尤其有效。
“先增加利潤還是先提高工資?”這個問題很像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我建議老板選擇“先提高工資”,如果其資金能夠支持一個利潤周期的話。配合科學的績效管理,公司將會進入“高工資、高效率、高效益”的良性循環,用一流的人才成就一流的事業,這樣公司和員工都會有一個加速度的發展。
(IT經理世界)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