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郊區梨每500克只賣幾毛錢,常常無人問津;如今,倉橋水晶梨每只賣到幾元錢,卻還供不應求。記者從松江有關部門了解到,這幾年,標準化概念在倉橋水晶梨生產中得到普及,合作社的農民越來越體會到 “精品農業”的好處,開始普遍按“只”叫賣他們的優質梨,今年每只梨就可賣到8元。
倉橋水晶梨合作社負責人錢培華告訴記者,由于早春寒流的影響,合作社3000多畝梨樹成熟期也比往年推遲了一周左右,露地栽種的梨樹要到7月下旬才會大量采摘上市,目前只有60畝大棚梨開始少量上市。讓他高興的是,合作社接到的第一批來自12家團購單位的訂單就達到近8000箱梨,占到今年總產量的10%左右,而且采用的都是一口價 “每只8元”。要知道,以前只有合作社小范圍的精品基地論只賣梨,而今當地大多數普通農民也學著對梨果進行套袋、分揀,然后再一只只包裝、銷售。論斤賣梨,成為了“老皇歷”。
據了解,為了引導農民走精品農業之路,提高特色農產品的增收效應,倉橋水晶梨合作社做出了多種嘗試。最初,他們引入了十幾種新品種,改善了農民原來只種黃花梨的單一結構,之后,還將標準化的生產規程一一傳授給農民,帶領大家對梨樹進行套袋、施有機肥,實行“計劃生育”,堅決走品質制勝的道路,結果倉橋水晶梨在市場上一炮打響,開始嘗試“優質優價”。在三年前,“每只6兩”規格的梨已經賣到了8元。
作為世博特供基地,合作社還有個最大收獲,那就是獲得了多項政府補貼。今年,政府部門對每畝梨樹給予5000只套袋補貼,合計130元;農藥每畝補貼120元,鼓勵農民施用高效低毒的生物農藥;施用有機肥,每畝還可獲得200元補貼。此外,還將給予農業保險40%的保費補貼。政府部門的補貼杠桿,進一步堅定了農民走精品路線的決心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