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上海松江被國務院批準撤縣劃區,由一個縣城變成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大區。短短12年間,松江吸納了豐富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在加快城鎮化建設的同時,打造出良好宜居的城鄉環境。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生活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松江多年來的發展重心是讓農民走出農村,實現城鄉一體化協調發展。追溯其發展歷程,我們發現,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松江牢牢抓住了每一次發展機遇:建立上海郊區第一個市級工業園區,推出國家級的佘山旅游度假區,建設有著“上海的新驕傲”之稱的松江新城……松江的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城鄉發展日益和諧。
抓住世博新機遇 “我們一定會抓住上海世博會的機遇,持續推進松江城鄉一體化建設。”上海市松江區區長孫建平如是說。
“在世博會上展示的巴塞羅那、馬爾默、阿爾薩斯和漢堡等案例,為正處在轉型關鍵期的松江提供了豐富經驗和啟示。”上海市松江區區委書記盛亞飛告訴記者,“目前,松江城鄉一體化工作的著力點是保護、改造老城歷史風貌區及提升新城功能。上海世博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遇,以探求城鄉一體化的新思路,尋找城市建設的借鑒。”
黃浦江是上海的母親河,而松江則是浦江之首。松江境內黃浦江上游兩岸縱深5公里、陸域約170多平方公里為水源保護區。位于車墩鎮的得勝港取水口擔負著市區70%的原水供應。地處黃浦江水源保護區內的三鎮一園區水系交織,地勢平坦,林帶交錯,無工業污染。具有水凈、土凈、氣凈的江南水鄉特有風光,松江的自然生態環境在上海市內十分難得。因此,松江近年來把建設宜居城市作為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在營造城市綠色環境等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松江還要精益求精。”盛亞飛在世博園里探尋著建設宜居城市的案例,他告訴記者,“巴塞羅那案例館緊湊型城市的發展模式正是松江老城改造和松江新城進一步發展過程中要學習的榜樣。”他認為,巴塞羅那案例向世人展示出了舊城改造過程中,無論是交通組織,還是老建筑再利用,都應按照以人為本的要求做出技術性規定,把握好尺度。該案例還說明,宜居城市建設不完全是追求大尺度、大空間,“保留舊區適于人行走和使用自行車的街道也很好。在舊城改造過程中,原有的交通組織、老建筑完全可以加以利用,并按以人為本的要求做出技術性規定。”而在學習西班牙的經驗時,他說松江并不一定要照搬案例設計,“因為中國人有中國人的生活習慣,關鍵是學習它的精神和內涵,要學習它對尺度和空間的利用。”
農村的路越走越寬 在城鄉一體化的過程中,農村究竟如何發展?
“2003年至今,松江農民的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7%,原先松江是28萬農民,現在在第一線從事生產的農民不到5000人。”孫建平說。
在建設城市的過程中帶動農村、反哺農村方面,松江更是有許多實實在在的有效措施,完善農村的“兩條路”便是其中一項。
近年來,松江農村公路建設突飛猛進,農村公路通車里程迅速增長。目前,松江農村公路中達到二級公路標準的占到33%,達到三級公路標準的占到17%,其余農村公路均達到四級公路標準。松江農村基本形成了等級結構配置合理、交通附屬設施完善的農村公路網絡。過去農村公路有路無橋、路寬橋窄、斷頭路多,如今水泥道路進村入戶,全區實現了所有行政村通柏油路或水泥路,這些轉變為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持續增收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條件。 “不出家門就可對話專家,輕點鼠標就能網上信息……”
如今,隨著農村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手機、電腦等新型“農具”都成為農民生產和生活的好幫手。在松江,“千村萬戶”農村信息化培訓普及工程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各街鎮的村(居)干部、村(居)工作人員等農村基層管理者,專業農民以及有積極性的普通農民都被列為培訓對象。
從電腦的入門知識到上網搜索信息、制作演示文稿等,培訓分為入門班、應用班和提高班3個層次,旨在讓農民進一步享受信息“高速公路”的便捷。
合理布局建新城
這里幾年前還到處都是農田,現在卻已建成一座頗具歐洲風格的泰晤士小鎮,綠化度在46%的房子在開盤之后一年全部賣掉。2000年,上海市申辦世博會的時候,松江新城正在規劃當中,經過8年的規劃建設,由城市帶動鄉村的新城模式已見成效。松江新城曾折桂“國際花園城市”,捧回全球“綠色奧斯卡”獎杯,成為上海市郊區經濟綜合發展的代表。
今天,松江將要打造第二個新城區。據了解,規劃中的松江新城南部區域,指的是北起滬杭鐵路、北松公路,南到申嘉湖高速公路,西到A30高速,東到金山支線鐵路區域,規劃范圍內包括永豐、車墩、石湖蕩等街鎮。該區域總面積約32平方公里。
松江區規劃和土地管理局副局長王振亮指出,高鐵時代的到來,為松江新城南部區域的發展帶來了機遇。據了解,在滬杭高鐵開工建設之前,松江區就已著手規劃南部生態新城,先后征集了日本、英國、法國等國家眾多知名設計公司的概念性規劃。按照規劃定位,這片嶄新的區域將成為匯集高等商務辦公、生態居住、先進制造業、休閑旅游度假業和與之匹配的現代服務業等的生態化、國際化的新型城區,并成為上海對接我國南部地區的交通樞紐之一。
盛亞飛對松江南部區域發展的激動之情溢于言表:“現在松江正遇到難得的機會,原來的條件使松江只能向北發展,現在具備了向南發展的條件,可以打造一座真正的宜居城市。”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