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夜,上海松江金風習習。松江劇場內,是上海國際藝術節系列活動——第四屆上海朗誦藝術節的現場:藍天明月的背景兩旁,是筆墨酣暢的蘇軾的詞“明月幾時有”。松江各界的朗誦藝術愛好者們弦歌在一堂,在這里朗誦詩歌:艾青的《我愛這土地》、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獲得2010年華文青年詩人獎殊榮的福建詩人黑棗、上海詩人徐俊國、江西詩人林莉的詩,還有朗誦愛好者們自己創作的詩歌……
松江素有上海之根、浦江之源的美譽。既是江南文化名城,又是上海經濟強區之一。近幾年來,松江的文化事業建設和發展得有聲有色,這讓松江人充分享受到了和諧文化建設的成果。圍繞“城市 詩歌 心靈”這一綠色主題,松江區委、區政府已成功舉辦了三屆上海朗誦藝術節,參與群眾達10萬人次。今年松江區在總結前三屆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又舉辦了“我為世博獻首詩”——松江區詩歌創作和朗誦大賽,大賽面向基層,全面發動,篩選出150余首歌頌祖國、上海世博會的詩歌,參加比賽者最大年齡78歲,并出版了一本為世博會獻禮的詩歌集,發現了一批優秀的詩歌創作者和朗誦者。
藝術節活動豐富多彩。在“華文青年詩人獎”的頒獎儀式、《華文青年詩人獎獲獎作品》一書的首發式以及“從華文青年詩人獎看當前青年詩人的寫作狀態”的詩歌討論會等藝術節系列活動中,上海市文廣局黨委書記陳燮君、松江區長孫建平、副區長王軍對松江言簡意賅的介紹,中國文聯書記處書記白庚勝對松江文化的妙語點評,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張炯對詩歌的歷史回顧、謝冕等詩歌評論家對當今詩壇的灼見,與舒婷等詩人和《詩刊》、《詩探索》、《詩選刊》等期刊主編們面對面的愉快交流,讓松江文化館“華亭詩社”的詩友們獲益匪淺,也給中秋佳節的朗誦藝術節增添了豐富而生動的魅力。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