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上午,天氣難得的晴好,新浜鎮內的荷花公社游人如織。
“釣到了,釣到了!”突然聽到一孩童歡叫。
循著聲音望去,只見一個五六歲模樣的男孩一邊歡快地拍著手,一邊用自己的小腳不停地“挑釁”地上一只暗紅的小龍蝦。受到驚嚇的龍蝦“懊惱”地揮舞著兩只大鉗子,試圖對男孩進行“報復”。
男孩與龍蝦“纏斗”不休,一旁的父親聞聲回頭會心一笑,悄悄地又把誘餌放進了殘荷縫隙中的水里。不一會兒,一只大龍蝦便聞著食餌的香味游過來了。它開始沒有動那食餌,接著,它用鉗鉗住食餌,然后就往嘴里送。這時,父親馬上拉動釣竿?上侵淮簖埼r把鉗一松,溜之大吉了。兒子十分著急,小嘴不停嘟囔著:“爸爸真笨,又讓龍蝦跑掉了。”
盡管被兒子“數落”,但父親似乎并未受到什么影響,仍舊自顧自地低頭垂釣。約莫兩三分鐘后,一只呆頭呆腦的龍蝦又從殘荷根部泛了上來。也許是吸取了剛才的教訓,父子二人都不約而同地摒住呼吸,站在一旁看熱鬧的記者也大氣不敢出一口,生怕“打草驚蝦”。透過清澈的水面,只見那龍蝦鉗了鉗食餌,就松開鉗子,然后又鉗了鉗食餌,又松開鉗子,如此反復了好幾次。過了好一會兒,“狡猾”的龍蝦才下定“決心”,想咬住食餌美食一頓。說時遲,那時快,男孩父親輕拉釣竿,然后用力一甩,那龍蝦便乖乖落在了岸上,成了男孩的“俘虜”。半小時后,父親邊上的小籠子里又多了十來只“張牙舞爪”的小龍蝦。
這邊釣龍蝦“戰果累累”,那廂也有些“不安分”的人想著法子找樂子——捉黃鱔。這不,專程從市區趕來的王先生正有模有樣地當著“導演”,“指揮”公社里一名員工如何放置捉黃鱔的竹籠。只見竹籠長約四五十厘米,直角狀,呈“L”型,一頭被木塞塞住,另一頭籠口外大內小,“這籠子,黃鱔進去易,出來難,很難逃出。”上午精心布下“陷阱”,傍晚即可收獲,“有一次,我捉了兩三斤正宗野生黃鱔,回家美食了好幾頓。”王先生美滋滋地說。
與王先生喜好布“陷阱”相比,市民張先生就“陽光”得多了,他指著一根細細的鉤子告訴記者:“這是用廢雨傘的傘骨做的,鉤子上再套一條肥大的蚯蚓,就可以‘開工’了,捉黃鱔關鍵是要選準黃鱔洞。黃鱔洞和蛇洞都是圓的,區別在于后者一般不靠近水,而黃鱔洞口常常在水面以下。確定黃鱔洞后,將帶餌的釣鉤插入洞內,‘急性子’的黃鱔,沒等你的手離開,就會猛地咬住釣鉤,這時手就明顯有些震感,心也就無比快慰──有黃鱔上鉤了!”
“異類垂釣”好玩,費用卻不貴。以釣龍蝦為例,在荷花公社釣龍蝦不論最終“戰績”如何,只需付10元錢的“釣具”租賃費即可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