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擁抱高鐵時代 從生產型城市轉為消費型城市
10月26日滬杭高鐵通車,這對千年古城松江來說具有里程碑意義。于普通市民而言,此后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高鐵帶來的快速便利;而對地處上海西南門戶的松江,更為重要的是進入“高鐵時代”后,松江新城南部區域將成為推動城市化進程、促使松江從生產型城市向消費型城市轉型的新引擎。
根據規劃,松江將在北到滬杭鐵路,南至黃浦江北岸,西到A30高速公路,東至快速鐵路金山支線,總面積66.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設松江新城南部區域。松江區有關負責人表示,松江新城南部區域和國際生態商務區都將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載體,而滬杭高鐵帶來的密集人流、物流、信息流,將為松江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提供紅利。
為擁抱“高鐵時代”,松江圍繞高鐵建設進行了全新規劃和調整,核心是完成了軌交9號線和高鐵松江南站的對接。規劃中的9號線沿伸段從松江新城站經松江體育中心站、醉白池站到高鐵松江南站,連接了新城北片、老城和新城南片。滬杭高鐵通車與9號線對接后,將有機配合鐵路、高速公路、地面公交,屆時,松江將形成以軌道交通為骨干的公共交通網絡。“高鐵時代”將促進松江新的經濟功能區域,加速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現代物流、會展等城市創意經濟發展,同時也將加快過去偏遠地區幾千戶農村居民向城鎮轉移的步伐。為迎接“高鐵時代”,松江在短時間里完成道路、橋梁、廣場、管道等10幾個高鐵配套項目,用三個月零二天完成1008畝土地(其中90%是農用地)的功能轉換,妥善動遷安置248戶居民和125家企業,開通了與高鐵松江南站直接對接的4條公交線路等。
滬杭高鐵對長三角地區形成“1至2小時交通圈和經濟圈”意義重大,單就客流來說,以后發往南方省市的高鐵列車約有1/4會在松江南站?,每年約有2000萬人次客流進出松江南站。高鐵通車后,松江全年游客接待量則可能沖破千萬人次大關,這也將推動松江完成從農業到工業的轉型后,進一步從生產型城市向消費型城市轉型。據悉,目前已有國內外6家設計公司參加“高鐵時代”松江新城南部區域規劃方案的設計競標,而后世博效應中的“生態”主題,成為競標者的共同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