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松江區的車墩鎮,這個明顯帶有上世紀30年代上海灘風情的樂園,叮叮當當的有軌電車始終穿梭在先施、永安、新新三大公司和石庫門里弄、外白渡、馬勒公寓、尖頂教堂間,自顧自地演繹著十里洋場的夢幻。
車墩影視城是上海電影制片廠的下屬企業,當時上影廠考慮到拍老上海年代戲的比較多,所以按照上世紀30年代老上海的風格,原樣重現。
不過,車墩影視城位于上海的車墩鎮,各種相關的配套服務設施相對其他影視城來說顯得落后,這個只用半小時就能步行游覽完畢的影視城,靠什么活下去?
“如果單靠劇組的場租錢,絕對是賠錢的,我們平時都是靠制景、道具、拍攝器具租用等收費賺錢。”車墩影視城辦公室湯主任這樣總結。
老上海風情是絕招
車墩影視基地由于面積比橫店、無錫等影視城小得多,門票也只要50元。“我們就是來拍照的,花50元門票,到這里免費取景,回去自己PS下,就是一套老上海風格的寫真!”一對小情侶自己帶了幾套衣服來拍照,“百樂門”、馬勒公寓、尖頂教堂,隨便擺個pose都意境十足。不僅是游客,記者在車墩每過兩三分鐘就能看到婚紗拍攝團隊。
“700元!游客門票才50元,我們拍婚紗的就要按團隊來算,6、7個人的團隊就要收700元,景區真會賺錢,早知道我們偷偷扮成游客進來再說了。”一位姓吳的上海新娘對記者抱怨。
正是這濃濃的老上海風味,讓車墩在“影視城大戰”中屹立不倒,吸引源源不斷的劇組——從早年的電視劇《情深深雨蒙蒙》、電影《色,戒》、《功夫》,到近期拍的電影《東風雨》、電視劇《傾城之戀》、《圣天門口》等等,但凡是要用到老上海場景的戲,劇組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到車墩。
車墩一位負責場地租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高希希版的電影《潛伏》也打算在車墩拍。“高希希覺得在車墩拍會更細致吧,畢竟車墩這里就是主打老上海,把海派風情做深做透。”該工作人員說。
明碼實價吸引回頭客
由于車墩是上影廠下屬的企業,上影廠歷史悠久、種類齊全、制作精良的服裝、道具等,成了車墩的一大優勢資源。租賃這些服裝、道具給劇組,成為車墩收入的一大來源。
湯主任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其實我們的場租一個劇組一天也就5000元到1萬元左右,劇組一般拍一兩個月,差不多能收入二三十萬,如果單靠場租錢,絕對是賠錢的。我們平時都是靠制景、道具、拍攝器具租用等收費賺錢。”
橫店接下來也要建設老上海風格的場景,而橫店是不收場租費的,這對車墩會不會有很大沖擊?湯主任笑了笑,說:“劇組的制片主任其實是很喜歡車墩的,因為我們明碼實價,國內有的影視城,你看上去覺得很便宜,但實際上你動他任何東西都是收費的。”
湯主任告訴記者,車墩影視城設有專門做預算的部門,劇組到車墩前,預算部門會在最短時間內把預算做出來,而且預算做得盡量細。“先定價再合作,其實場租費是劇組花費中的一部分,置景、道具等方面攤一攤也就回來了。”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