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買水產品新鮮又便宜。”記者昨天從本市部分菜場了解到,如今不少精明的“買汏燒”已經一改以往只趕早市買菜的習慣,蔬菜、禽肉蛋仍在早市買,水產品已經改在午后購買。
昨天下午三四點,記者看到,一些剛睡好午覺,做好家務的“買汏燒”又拎著袋子走進臺灣路集貿市場。原來近來不少菜場改在下午2點左右進水產品,便宜、新鮮、量多的魚蝦蟹吸引了“買汏燒”們。朱阿姨告訴記者,她是在今年10月前后菜價大幅上漲之后,為了買便宜菜,才發現這個規律的。
記者看到,該集市部分海產品攤位剛進貨的鯧魚、海蝦、帶魚和小黃魚擺滿了桌面。18-22元一斤的海蝦只只新鮮,其價位比上午便宜1-2元/斤;每條六兩左右的新鮮帶魚,售價比早上略低,零售價每斤15元左右。為了盡早脫手,攤主們拚命吆喝。“近來多數河、海鮮攤位都改在午后進貨,早上賣的水產品多半是前一天賣剩的。”集市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在人民路、馬當路、唐家灣等菜場,記者均見到類似情況。“上海郊縣田頭蔬菜大都是在上午采摘,下午收購,午夜至凌晨進行批發交易。外地入滬蔬菜以及禽肉蛋一般也在午夜至凌晨進行批發交易。”上海農產品批發市場負責人告訴記者,除非本地菜農采摘后直接進市場銷售,從批發市場批進菜場的蔬菜、禽肉蛋一般都從早上開始零售。
與蔬菜、禽肉蛋批發時間不同的是,很多水產批發已經改在上午或中午前后進行。浦東培花菜場場長沈軍介紹說,攤主一般一天進一次貨,他們多數選擇在午后,因此,菜場下午銷售的水產品一般都比早上新鮮、量多、價廉。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