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位于松江的民營企業龍工控股有限公司,一項投入高達4.7億元的核心零部件研發正在緊張進行。如此高的單項研發投入,許多大型國企都望而卻步,可龍工卻信心十足:依靠“融資租賃”打開市場,不怕技術新、價格貴的重型裝備銷不出去。
“越是高端的新產品,融資租賃的銷路越好,這讓我們在研發上更敢投入。”龍工控股首席執行官邱德波介紹,2010年,“融資租賃”為從事工業機械生產的龍工帶來18億元的營業額。龍工均價80萬元的5000臺高端設備中,融資租賃占比高達90%。
作為一種新型金融產品,融資租賃當今已成為企業更新設備的主要融資手段之一。近百萬元一臺高端裝備,為工程建設必需,施工企業買不起,規模小的企業又很難向銀行貸到錢。然而,在龍工的融資租賃服務中,客戶只要首付10%,按期支付租金,就能開走最先進的高端設備。如何,龍工融資租賃公司已成功運作三年,不少高端設備在融資租賃幾年后,被企業買下來,實現了“以租代售”。2008年底至今,國家大規模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龍工的融資租賃業務就在這段時間里乘勢蓬勃發展起來。
龍工負責人解釋,金融機構擔心還貸風險,而他們卻能把風險掌控在自己手中。由于龍工提供融資租賃的是自己的產品,客戶若不付租金,他們把挖掘機開回來便是;加上制造企業熟悉行業動向、了解客戶情況,風險自然較小。
創新的靈活服務,打開了先進裝備的市場需求,反過來又刺激了企業研發核心技術的愿望:敢于投大錢搞高技術新產品開發,再通過融資租賃確保銷路。價值鏈在循環,龍工的融資租賃之路也越走越寬。最近,有20多家國際知名財團、私募機構找上門來,希望在工程機械的融資租賃領域與龍工深入合作。而龍工打算在引入戰略投資者后,在3—5年內將融資租賃做到百億元規模。
“依靠這樣良性循環的價值鏈,我們就不會像一些制造企業那樣擔心研發風險,把利潤轉投在房地產上。”龍工負責人的這番話發人深省。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