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斤左右的一袋紫銅,對方開價只有400元。面對誘惑,想賺一筆差價的戴先生心動了。盡管明知紫銅來路不正,他還是以215元買下了這袋“紫銅”。但一轉眼,他才發現自己買下的不過是一袋磚塊。
戴先生家住松江,前兩天,他騎車到新橋鎮去,回家路上,一輛江蘇牌照的黑色轎車突然在他身邊停了下來。
車上坐著一男一女兩人,男的開車,女的坐在一旁,看起來像是一對夫妻。戴先生還在納悶,車上的人發話了:“朋友,你知道新橋鎮上哪里有收廢品的嗎?”
戴先生對新橋鎮比較熟悉,便將自己知道的幾個地方告訴了對方。一問一答之后,陌生男子告訴他,自己從廠里弄出來一袋紫銅,想去廢品回收站賣掉。說完女子回過身去,指著后座上的一個編織袋,打開車門給戴先生看。
袋子里裝的是捆成束狀的銅絲,成色較新。戴先生看著像黃銅,但對方說是紫銅。戴先生拎了一下,估計重量在40斤左右。“這可值不少錢。”他隨口說了一句。雖然不知道確切的價格,但“銅價很貴”他還是聽說過的。
“既然大哥也懂行,干脆便宜點賣給你算了,我們省得麻煩。”男子搭腔,而女子則將袋子拿了回去,用繩子系緊袋口。“這怎么行?”戴先生雖然推辭,但心里還是打起了小九九。
這對男女看出了戴先生的弱點,兩人一唱一和,雙方很快談起了價格。對方當時開價600元,戴先生不了解行情,一個勁說“太貴了”。一番討價還價之后,女子給了個便宜的價格:“那就給個400元吧,我們就當賺點油錢。”
可戴先生摸了摸口袋,總共只有215元。他覺得沒戲了,對方也很失望,但過了一會兒,男子拍板了:“算了算了,215就215吧,就這么定了。”見男的這樣一說,女子只好不情愿地拿起編織袋,交到戴先生手中。在兩人的催促下,滿腦子“賺了”的戴先生把215元錢交到了女子手中。錢貨剛兩訖,男子就一腳踩油門,“吱”地一聲開跑了。
戴先生覺得有點不對勁。這才想起來解開袋子看一下,這一看讓他像被澆了一盆涼水。袋里金燦燦的銅絲不見了,里面全是石頭和磚塊!這時有一名路人路過,看他發呆的樣子,知道他肯定是被騙了。“你這還算好的呢!”路人安慰戴先生:“我的鄰居前兩天也被人家用這個辦法騙了600元。算了,想開點吧!”
“看來被騙的不止我一個,不能再讓騙子為所欲為了。”戴先生丟掉了磚塊,掏出手機給晨報熱線打來了電話:“希望我是最后一個受騙者!”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