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松江打工的中年男子張某在報紙上看到一則“重金求子”廣告稱,29歲的妙齡女子陳芳從杭州嫁去香港后,丈夫橫遭車禍,膝下無子,欲出“重金”求子。張某輕信這是個發財良機,趕緊聯系上陳芳,沒想到,卻陷入了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沒賺到一分錢,反而被騙走7000元。警方提醒市民加強防范,不要誤入所謂的“重金求子”騙局。
今年1月初,張某看到了這則令他浮想聯翩的小廣告,刊登者雖沒注明酬金具體金額,“重金”二字仍令張某浮想聯翩。他撥通廣告上的電話號碼,接電話的是一名男子,此人自稱律師,幫急于求子管理和繼承家族產業的富太太陳芳尋找“代理爸爸”。經過一番交談,對方似乎對年富力強的張某挺滿意,讓他和陳芳直接通話。
幾番交談后,陳芳流露對張某的好感,口頭表示愿意從香港專程飛來上海與張某見面,但又每每以無法脫身瑣事為由推遲。節后,她自稱正在杭州過春節,馬上就能來上海,不過為求證張某誠意,希望他匯款200元作為她來滬購買動車票的路費。張某早已等得迫不及待,一口答應,匯去路費。
之后,陳芳說自己已準時到達上海,不過想打扮一下再來見面,以種種借口要求張某給她的銀行帳戶中匯款作為美容、購買衣服等的費用。張某不知有詐,一一答應,在三天里分四次給陳芳匯去總計7000余元,然而,左等右等,始終不見其芳蹤,才明白自己可能上當受騙。
松江警方接到張某報警后調查發現,“重金求子”詐騙案受害對象絕大多數為男性來滬務工人員。他們通常沒有配偶或配偶常年不在身邊,從事體力工作,可支配收入不多,精神生活較空虛,懷有追求一夜暴富的僥幸心理。不法分子利用這一特點,在外來務工人員集中的區域張貼小廣告,或在低端出版物上刊登廣告,以“美女”、“重金”等字眼吸引眼球。然后,一旦發現有人上鉤,一男一女一唱一和,自稱求助者和代理律師,以各種名目要求被害人匯款,法律意識較薄弱的被害人容易被這種“階梯式”騙局迷惑,認為每匯一次款便離目的近了一步,不知不覺便在陷阱中越跌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