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初的默默無聞,到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他們的名字,誕生于2008年金秋十月的“百姓義工”用實際行動實踐著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助人為樂。
在2011年的春天,記者走近他們,了解他們,分享他們的付出和收獲,跟他們說:請繼續加油,將公益進行到底。
相聚皆因公益心
“百姓義工”的前身是一個普普通通的QQ群,雖然群友皆抱有一顆拳拳公益心,但最初只限于“紙上談兵”。2008年10月25日,群友們第一次從網絡走向現實,為團隊命名“百姓義工”,取“來自百姓,服務社會”之意。
幾天后,“百姓義工”開啟了第一次公益行動——“美麗松江”的環;顒,30多名志愿者來到中央公園的草坪上,手執馬甲袋撿拾垃圾。一個半小時后,志愿者們“收獲”了大量深藏于草叢中的煙頭,同時收獲的還有從事公益活動的快樂。2009年5月,“百姓義工”找到了“婆家”,正式以“岳陽百姓義工”的名義掛靠于岳陽社區青年中心,團隊發展開始逐步步入正軌。
兩年多來,“百姓義工”已經發展成一支目標明確、組織健全、運作成熟的群眾性民間自發組織社團,擁有核心成員300多人,志愿者3000多人,分布于全區的8個街鎮和7所高校,公益項目涉及助老、助學、幫困、環保等多方面。僅2010年,參與“百姓義工”各類活動的志愿者達5065人次,累計志愿者服務時間14150小時。
通過“天使傳遞微笑”和“丹鳳加油”兩個項目募集善款9.6萬元,幫助各地貧困生約5300余人,結對孤老18名,組織、參與各類義演22次,并通過“點綠”行動發放綠色盆栽6000余盆。
當付出越來越多的時候,越來越多的收獲也激勵著“百姓義工”們繼續向前。當受助的成丹鳳的母親說“那么久了,有些親戚朋友都忘記了,你們卻還一直來”時,他們感受到了這個不幸家庭對他們的依偎;當“小天使”的家長花了個把月的時間繡出“百姓義工”的大幅十字繡時,他們明白了自己的分量;當孩子們的信從遙遠的林州寄到他們手中時,他們找到了自己辛苦的價值;當結對老人的女兒寫來感謝信時,他們為自己的堅持深感自豪……
做公益,有熱情是必須;但只有熱情,卻并不一定能夠長久。“百姓義工”能夠走到今天,有自身的堅持,卻也少不了來自外部的支持。
當團隊為重病的成丹鳳募款但不便接收時,是區慈善基金分會出面支持,一次次給他們專業的指導;當“小天使藝術團”需要排練場地時,是松江六中、民樂學校、松江七中等學校熱情提供;當團隊陷入瓶頸期,缺乏資源時,是教育局團委將他們帶進了一所所學校,成就了“綠色校園”等活動的開展;當團隊進軍營慰問演出時,是工業區管委會為他們提供了慰問品;當“小天使藝術團”缺乏團服時,是喜辰文化傳播公司為他們解決了難題;當團隊組織義演時,是開元地中海商城一次次為他們無償提供場地和燈光音響設備;當團隊需要一個網絡平臺時,是松江電信局免費為他們開設了版塊、支持官網建設……而說到給予團隊最大幫助的,莫過于岳陽街道團委。“可以說,沒有岳陽街道團委,就沒有團隊的今天。”“百姓義工”會長吳暉說,岳陽街道團委原書記金曉燕不但將團隊“收入麾下”,還為團隊介紹了大量的資源。在團隊開展的活動中,金曉燕曾多次捐款捐物支持,甚至自掏腰包請團隊成員吃飯,為他們打氣。還有無法一一列舉的是無數好心市民的信任和慷慨解囊,他們用愛心澆灌著“百姓義工”的成長。
更讓“百姓義工”深受鼓舞的還有來自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團區委等部門的關心。近期,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楊崢的到來讓“百姓義工”們既意外又感動,“楊部長非常關心我們,為我們團隊今后的發展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吳暉說,其實這一路上大家并非沒有動搖過,但是走到今天,因為有了各方的關愛,最好的回報就唯有把團隊做得更好,幫助更多的人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