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陳抒怡
上周六,一群年輕人脫下冬裝背上背包,在松江暴走30公里尋找春天,經過8小時的跋涉終于到達目的地。有不少參與者感嘆,暴走是為了更加親近大自然,為了更加珍惜變短的春天。上周末,上海有多支踏青暴走隊,他們的暴走距離都超過了20公里。
“暴走族”多是新手
上周六上午9點45分,已有20多人聚集在軌交9號線佘山站等待暴走活動的正式開始。運動鞋、薄外套、雙肩包,幾乎人人都著輕便運動裝,有些人的背包中還裝有專業的登山杖和水袋。他們來自本市各行各業,基本上都是20歲—30歲的白領。“這次活動的主題是‘尋找春天’,沒想到來的人這么多。”活動組織者芥子說,此次活動的路線是從軌交9號線佘山站出發,經佘天公路、小昆山鎮、泰晤士小鎮到軌交9號線松江新城站。本月初,他在網上發出活動倡議后,響應者踴躍,報名人數大大出乎預料。他在網上建議參與者最好有25公里的徒步經驗,但現場不少參與者都是新手。“整個冬天都沒有好好活動,暴走除了可以欣賞沿途風景外,還可以乘機減肥。”在外貿公司工作兩年的隊員杰瑞說,她是第一次參加如此長距離的暴走,相信自己能堅持到最后。
10點邁出暴走第一步
在簡單的自我介紹后,上午10點,29個活動參與者跨出了暴走的第一步,整個隊伍足有十多米長。很多隊員拿出了相機隨時拍下沿途春天的氣息:無論是傲然怒放的梅花,還是生氣勃勃的油菜花都被相機一一捕捉。“這是薺菜嗎?”走了沒多久,兩名隊員就對著路邊的一叢綠色植物展開了爭論。一時間,有關于薺菜長什么樣的問題引起了隊員們的大討論。“以前只吃過,不知道長什么樣,但葉子應該是分叉的。”隊員七嘴八舌地發表意見。最終一位老家在農村的隊員“小腳丫”作出判斷,這一叢植物就是薺菜。
除了野菜外,路邊盛開的不知名野花也成了爭議的焦點。“這是波斯婆婆納,是春天的時令花。”隊員阿蒙的回答顯得很專業,他也被隊友稱為“植物學博士”。
計劃4月暴走看櫻花
行走兩個小時后,有的隊員開始在路邊尋找枯樹枝做拐杖。下午1點多時,一名隊員的腳被磨出了血泡,不得不退出活動。之后杰瑞也越走越慢,不得不借助隊友提供的拐杖前行。由于速度有別,整個隊伍慢慢拉開距離,分成了好幾部分,領頭的“芥子”和最后的隊員相差兩公里左右。
不過,路邊的風景在不斷鼓舞士氣。小昆山鎮上,幾只白鷺優雅地掠過水面,引得水面泛起層層漣漪;泰晤士小鎮附近,一棵白玉蘭搶先怒放,開得燦爛。“雖然辛苦,但是看到上海春天的自然風光也算值了。”杰瑞總結說,上海春天越來越短,因此她爭取接下來兩個月每周都參加暴走活動。
晚上6點左右,一行人終于抵達目的地,扣除途中休息一小時,徒步的速度超過了每小時4公里。“這個速度只能算是散步,不過對新手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芥子說, 他原先預計很多人要半路退出,但最終只有兩個人提前離開隊伍。4月,他計劃再召集大家暴走,前往同濟大學看櫻花。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