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中國文化遺產日到來之際,由區文廣局、教育局和大學城管委會共同主辦的松江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6月l0日在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拉開帷幕。
全國人大常委、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名譽校長龔學平,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邵敏華,市文廣局副局長王小明,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楊崢出席活動,并觀看了部分松江非遺作品展覽和“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
松江是“上海之根”,建縣已有1260年歷史,無數文化瑰寶潛藏民間。自2005年8月成立松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以來,松江全面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和保護工作。目前,松江擁有《顧繡》、《舞草龍》、《十錦細鑼鼓》、《民間竹編》、《松江剪紙》等多項國家級、市級、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此次“非遺”進校園活動旨在激發青年學子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熱情,讓新一代年輕人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
開幕式上,主辦方向學校贈送了松江民間藝術家創作的絲網版畫和剪紙作品。
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學生課外實踐基地也在當天揭牌;貙榇髮W生開展特色藝術教育搭建平臺,為大學生開展藝術相關實踐提供豐富資源。此舉也是區校合作,保護“非遺”,推進“非遺”傳承和再開發的有益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