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達集團從單純代工,轉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云計算”時,另一家電子信息產業巨頭,富士康科技集團旗下的國基電子(上海)有限公司,也悄然開始產品結構重組,導入了附加值更高的“云端產品”。與此同時,由龍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斥資4.7億元,開展的6噸系列挖掘機全套液壓系統原件研制完成并通過試驗,部分液壓原件已進入批量生產。聚焦高新技術產業化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內眾多各行業的核心企業一手抓核心技術攻關,一手抓產品結構調整,掀起了新一輪產業升級高潮。
據國基電子公司有關負責人透露,松江基地原有的低階產品,今后將陸續分流到重慶、北海等地和越南等國生產,同時引進全球知名品牌客戶高階手機基站等云端終端設備產品;公司新上馬的產品將以“云端產品”中高附加值的云端終端設備、終端無線路由器、家用云端伺服器等為發展方向。這一進一出間,為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今年上半年,國基電子實現產值64.89億元,同比增長13.2%。“起初,我們還十分擔心廣達、國基這些代工巨頭‘內遷’,但現在不僅不用擔心稅收流失,更收獲了產業的升級換代,而廣達和國基電子還只是全區產業升級的一個側面。”區經委主任何勝友說。他進一步告訴記者,“十二五”期間,圍繞高新技術產業化,松江將重點推進智能電網、電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先進重大裝備四大產業基地的建設,至2015年,四大基地預計實現年工業產值1410億元,年增加值323億元。
與過去的發展不同,新規劃的四大產業基地,將形成更加緊密的企業群、產業鏈,也將出現更多掌握各自行業核心技術的企業。如在先進重大裝備產業領域,上海日進機床有限公司先后研制出了國內首臺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太陽能單晶硅切割、多線鋼絲切割硅片設備,打破了我國此前沒有多線鋼絲切割太陽能電池硅棒的歷史。而龍工斥巨資開展的液壓系統研發,有望打破國內工程機械行業面臨的核心零部件技術空心化威脅。目前,油缸、泵閥馬達等液壓原件進入批量生產階段。生物醫藥行業的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玻璃酸鈉系列產品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將投入3.5億元,引進全套進口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將成為該領域全球生產能力最大的可降解生物材料原料和制劑的公司之一。
除了在現有產業基礎上進行升級外,一批新生力量的相繼崛起,有力推動了全區產業升級。如在電子信息產業領域,我區盡管有廣達、臺積電、國基電子等IT業龍頭企業,但這些企業間的產業聯系并不十分緊密。在通信產業領域新崛起的行業新銳——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則有望成為串起這條產業鏈的一個關鍵。據介紹,這家成立僅3年的企業,每年將銷售收入的12%-15%投入到研發,主要生產交換機、路由器、防火墻等通信終端產品,并計劃到2014年形成萬人研發大軍、百億元產值的規模。公司負責人表示,公司堅持從芯片設計到整機組裝、軟件設計等的全產業鏈生產,完全可以利用松江現有的電子信息產業基礎,進行整合生產,形成一條新的產業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