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市局下發的通知要求,從4月1日起,本市勞動者最低工資標準及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將同時上調。其中,月最低工資標準將上調至1450元,增幅11.7%;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調整為每人每月570元,農村居民每人每年5160元。
月最低工資標準將增加170元
根據調整方案,4月1日起,本市勞動者月最低工資標準將從現在的1280元調整至1450元,增加170元,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也將從11元調整至12.5元。據計算,這是1993年建立最低工資制度以來,本市第19次調整最低工資標準,這次的月最低工資為19年前的6.9倍。
與此同時,本市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也將調整為每人每月570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將調整為每人每年5160元。據了解,這是1993年本市建立低保制度以來,城鄉低保標準調整金額最多的一次,其中城鎮低保標準每月提高65元,增幅12.87%;農村低保標準每月提高70元,增幅19.44%。
據了解,目前本市執行的月最低工資標準,其不含勞動者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是勞動者可以拿到手的凈收入,而這一標準線將不斷依據物價水平、社會平均工資等綜合因素進行調整。此外,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加班費,中班、夜班、高溫、低溫、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等,也不作為月最低工資標準的組成部分。
工資漲了又擔心物價跟著漲
“總算是漲了,不過可惜啊,最低工資一漲,意味著CPI可能又要漲了!”市民王先生最近聽到月最低工資標準上漲的消息,他既喜又愁,“其實控制物價上漲才是真的,現在買個菜,動不動就上百元,工資漲一兩百元又有什么用呢?”來松工作生活了兩年的楊小姐也無奈地告訴記者:“每個月我需要支付的房租就要1500元,占了半個月的工資。聽說最低工資標準調整了,但漲的這170元在上海生活依然很有壓力,連租房都有困難,還提什么買房買車呢。最怕的是物價可能又會漲,對我們小老百姓來說,新的一輪‘生存考驗’又要開始了。”
記者采訪發現,很多市民表示,最低工資標準上調不管怎么樣都是件好事,能加總比沒得加好,但大家普遍關心的是,漲工資的速度遠遠不及物價、房價上漲的速度,生活壓力依然巨大。記者還發現,有五成受訪者表示已經有三四年的時間沒有漲過工資了,但這三四年的物價水平卻經歷了一個“飛躍式”發展。吳先生無奈地笑著表示:“我的工資已經原地踏步4年了,咱們只管溫飽,不談富余。”
政府一直在努力地調控物價
區人保局表示,本次月最低工資標準及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上調,也是為了保障群眾的基本生活和利益,不管怎樣說這都是一件好事。物價、房價的上漲是有一定的市場因素在起作用的,這幾年來我們也看到,政府也一直在努力地進行調控。根據目前政策導向,今年將繼續提高各類人群的收入,適度提高養老金待遇水平,完善養老保險制度體系等。此外,今后還將進一步完善工資集體協商機制、困難職工幫困托底機制,分類調節工資增長水平,合理控制工資分配差距,切實保障好低收入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