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不少市民將理財的目光轉向黃金投資市場,但精通專業的卻為數甚少。正是利用部分投資者對于黃金投資規則不熟悉卻又有投資興趣的心態,在近一年的時間里,一個打著“炒外盤”、“高杠桿”、“賺快錢”旗號的犯罪團伙,誘騙3000余名投資者“入套”,涉案資金達8700余萬元。記者從松江警方了解到,這個上海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特大系列非法經營黃金期貨案于日前成功告破。警方一舉搗毀非法經營黃金期貨案窩點8處,抓獲犯罪嫌疑人260余名,其中已有63名涉案人員被檢察機關批準逮捕。
回報誘惑難擋投資熱情
“我們公司在業界實力很強,可以代理倫敦金、香港金等黃金現貨,有一支非常專業的分析師團隊,很多客戶在我們的建議下都賺到了錢……”市民卞小姐其實并不了解金融行業的專業知識,僅僅是從朋友處聽說過“炒金”(即黃金保證金交易)是高風險、也是高回報的投資項目。今年3月,在一名自稱姓魯的經紀人的花言巧語下,卞小姐對高額返利動了心,在這家投資咨詢公司的網站上注冊開戶、簽訂協議,并下載了由該網站提供的交易軟件進行體驗。
在投入資金前,卞小姐還特地去公司進行了實地考察。公司在方塔北路的一幢寫字樓三樓里,前臺有專人負責帶領客戶參觀講解,公司內部裝潢十分考究,墻上的幾塊液晶屏反復播放著各種圖表數據,辦公區域坐著30多名年輕女白領,個個神情專注、埋頭操作,整個辦公大廳電話鈴聲、鍵盤敲擊聲此起彼伏。前臺小姐又不失時機地介紹起自己的業績狀況,這番情景讓卞小姐頓時疑云散盡。
回家后,卞小姐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準備通過這家公司投資炒金。經紀人反復強調,由于涉及境外黃金交易,一定要從本公司提供的軟件平臺登陸,才能接入資金市場。卞小姐按照要求,在平臺上填寫入金登記表后,通過網上銀行轉賬注入了3萬元資金。但出乎卞小姐意料的是,根據分析師提供的國際金市行情建議操作,自己的資金不斷“蒸發”,不出兩天時間就已經面臨爆倉。
虧損之后,卞小姐找經紀人討說法,經紀人以“投資有風險、網速不夠快”為由找借口,還建議卞小姐加大投資力度爭取打翻身仗。卞小姐這才意識到自己可能陷進了一個騙局,掛斷電話后向公安機關報案。而卞小姐的遭遇并非個案,有名客戶在“經紀人”的花言巧語下,先后投入了近200萬元資金,結果血本無歸。
偽專業操作難辨真假
此案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視,迅速組成專案組。警方發現,為了非法牟利,“地下炒金”公司精心設置了一整套的騙局,若投資者不具備金融專業知識,很難辨其真偽。
經查,涉案公司均沒有在當地大張旗鼓宣傳,而是選擇網絡、電話等途徑面向全國招攬客戶。他們自稱是香港、美國、英國等黃金交易市場會員駐中國大陸辦事處,可以代理倫敦金、香港金等境外現貨。而犯罪嫌疑人從他處購買了相關軟件,私設虛擬交易平臺。雖然這些平臺融合了倫敦金五大報價商的實時黃金報價,但投資者的資金從未真正流入市場,而是始終逗留在這個虛擬平臺里,與其他客戶“對沖”、“對賭”,在一系列的交易障礙中消耗殆盡。由于客戶往往采取網上銀行的方式入金,資金一到賬后,涉案公司馬上通過網上銀行分流至多個賬戶,這些資金反復周轉,最終提現,整個資金流異常龐雜。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縝密偵查后,警方摸清了8家涉案公司的情況,4月18日上午,警方組織精銳警力,對位于松江區車墩鎮、工業區的8處窩點展開突擊行動,一舉抓獲以崔某為首的犯罪嫌疑人260余名,查獲作案使用的服務器40余臺, “4·18”至此, 非法經營黃金期貨案告破。
警方表示,這起案件涉案金額之所以較高,是因為很多當事人在受騙后并未選擇報案。警方提醒,高額回報的背后通常都伴隨著高額的風險,尤其對專業較強的領域進行投資時,應保持理性,切勿輕信高額回報的誘惑,謹慎入市。而針對當下大熱的黃金期貨市場,警方也提醒,目前上海合法的黃金交易僅有上海黃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兩處,其他的都屬“地下炒金”行為,風險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