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匯路大學城創業園區里有這樣一位書生老板:20歲,她靠社會資助,走出鄉村,考入復旦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現已更名為上海視覺藝術學院);21歲上大二時,她謝絕所有社會捐助,開始自籌學費;22歲,她以一份策劃案贏得創業基金,開公司當老板;23歲,她延續利群陽光學子“點燈計劃”,捐款資助貧困學生;24歲大四畢業,她的公司已涉足貿易、文化傳播等多項業務,卻遭遇意外車禍,躺在了重癥病房。她,就是梁曉芹。
今年26歲的梁曉芹,行事風風火火,笑容燦爛。經歷一番風雨后,她和公司又開始散發起活力,進入新的成長期。
全家僅她體智健全
梁曉芹來自江蘇省連云港市灌南縣三口鎮南華村,出身貧寒。父親在3歲時患小兒麻痹癥,落下了腿部殘疾。弟弟妹妹和母親患腦部神經性疾病。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家里沒錢供她入學。“看到別的小朋友蹦蹦跳跳上學,就想哭。”一年后,她如愿以償,背上了父親撿來的破舊書包。小學升初中,她想往縣里考,有老師資助30元報名費,父親拒絕了:“考上了也沒用,住宿費咱交不起。”“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曉芹從小就特別懂事,喂豬喂雞,做家務忙農活,還經常和父親一起,拉著平板車,走街串巷叫賣西瓜。
高三那一年,因為家庭原因,梁曉芹心理壓力一直很大。“我們家的情況不允許我繼續讀下去,可是我很想上大學。”梁曉芹說。在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梁曉芹正在田里插秧。“接到通知書,我更愁了,一年2萬多元的學費我根本交不起,這大學我怎么上呢?”在最苦難的時候,利群陽光助學的一筆捐款送到了梁曉芹手上,好心人幫她湊齊了大學第一年的學費。
從大二起謝絕受助
上大學后,梁曉芹特別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各門功課成績都很突出。她邊讀書邊勤工儉學,到學校餐廳里擦桌子,去圖書館管理圖書,每一項工作都認真去做。“有人問我,窮人的孩子缺什么?是缺少創造機會和走出去的勇氣。人生不在于拿到一手好牌,而在于打好一副壞牌。”她說。
通過一年的努力,梁曉芹獲得了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和國家獎學金。大二時,她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不再接受任何好心人的捐款。“是好心人幫助我,我才能夠來上海上大學,現在我想自己解決學費問題,讓那些比我更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梁曉芹算了算,一年的助學貸款是6000元,自己獲得的獎學金再加上平時兼職的一些收入,基本可以交上第二年的學費了。至于生活費,自己可以再想辦法去掙。“最初打工掙錢我還是靠學校提供一些助學崗位,后來有一次老師推薦我去幫松江區消防支隊策劃警營匯演活動,還有一次幫區建交委制作了一段影像資料。我發現,利用自己學的專業知識也可以掙錢。”從那以后,梁曉芹開始邊上學邊接拍影視片,不但鍛煉了專業技能,還自己解決了生活費。
獲得基金開辦公司
“想讓全家人過得好,光干體力活不行,我有能力做得更多。”2009年,梁曉芹申請上海市大學生創業基金,經過多輪答辯,在大三時取得10萬元的啟動資金,成立尚影文化傳播公司,當起了老板。
起步并不順利,曉芹的公司還沒正式開張,就兩次遇到騙子,損失數千元。“頭回上當,過了一周才發現,但我一直挺樂觀。壞事也能讓人成長,早點碰到,免得以后栽更大的跟頭。”創業的頭兩年,梁曉芹天天睡在辦公室,“方便工作,又省房租。”
兩年下來,瘦小的肩膀扛著攝像機走進企業、警營和政府機關,策劃系列活動、拍攝宣傳片、制作宣傳手冊、設計道旗、定制個性禮品等,別具匠心的創意和夯實的專業技術贏得了客戶的交口稱贊?诳谙鄠髦校簳郧鄣纳馊找婕t火。“我覺得貧困對我來說,是一筆寶貴財富。我要上大學,要養家,這些來自生活的壓力帶給了我更大的動力。”
公司穩步經營后,她開始租房、換辦公室,“把辦公室打造成專業的文化公司形象。”為了節約成本,梁曉芹大事小事親力親為。
首筆盈利“繼續點燈”
“上周給你卡里打的1萬元錢,你收到了嗎?”在利群陽光學子的一次報告會上,一位梳著馬尾辮、身穿粉色T恤的小姑娘含淚點頭,緊緊擁抱著梁曉芹。
這個女孩名叫賈夢琦,定向資助夢琦是因為幾年前的“點燈之約”。2005年,江蘇宜興市張渚派出所警官楊曉德通過《揚子晚報》,在利群陽光學子中選擇了一位資助對象,進行定向資助直到學子畢業。在定向資助時,楊曉德和學子們有個約定:當他們學成畢業后,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希望拿出工資中的小部分,去資助另一個急需幫助的陽光學子。
于是曾經接受過楊曉德資助的梁曉芹和其他幾位陽光學子,選擇了江蘇省洪澤縣老子山鎮的應屆畢業生賈夢琦。賈夢琦學的是播音主持人專業,學費相對比較昂貴。所以他們決定把“點燈之約”的首筆助學金定向資助賈夢琦。而梁曉芹捐助的錢款,是她公司的第一筆盈利。
除了資助賈夢琦,梁曉芹還資助了其他學生。“公司業務好的時候我就多幫助點,我平時花銷很少,把錢用在他們身上我也覺得溫暖。”
出車禍差點沒了命
正當公司業務剛穩定時,梁曉芹不幸遭遇車禍。那天下午1時左右,她從公司出來去接朋友,騎電瓶車正常行駛經過文翔路上海立信會計學院時,她看到左邊有輛白色小汽車停在快車道上。“這輛車怎么停在這里呢,可能是司機在找路吧。”梁曉芹想了一秒,仍繼續騎車。突然她眼前一黑,人不停地翻滾,天旋地轉。當她有意識的時候,已經卡在那輛白色轎車的車輪下:脖子靠在汽車后輪,腿在汽車前輪,后背頂著排氣管,臉蹭在地上。“車再前進一步,我就沒命了。”回憶起那一刻,梁曉芹還是渾身戰栗。原本青春靚麗的臉上多處擦傷、浮腫,全身都插著管子,脖子、身體都僵硬不能動彈,由于失血過多,臉上和手腳都蠟黃沒有血色。右腿被吊懸空,膝蓋上橫插兩根鋼釘,下面墜著7公斤重的砝碼。由于車禍時正好頂在排氣管上,曉芹后背也被燙傷。
從早上7點30分進手術室,到下午1點15分出來,梁曉芹頑強地堅持了近6個小時,回到重癥室的病床,梁曉芹面色蒼白無力。“曉芹是骨盆重度粉碎性骨折,全身多處受傷。進來的時候,生命體征很不穩定,還發生了失血性休克。骨盆內還殘留了大量的積血和積液,形成的血腫要在今后漫長的日子里靠身體去吸收。入院時,曉芹一直高燒不退,不能使用止疼藥,只能咬牙堅持著。”管床的葉醫生說,小姑娘很堅強,每次幫她換藥時,她都強忍著疼痛,還對護士說“謝謝”,護士們都很感動。
梁曉芹的母校——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的老師和學弟學妹們,帶著慰問金前來看望她。對于學院里的機構捐款,梁曉芹全部謝絕了,她說:“同學們也不容易,都是父母的辛苦錢。大家的心意我領了,非常感謝他們在我最困難的時候記得我,給我祝福和勇氣。”
上海的一些市民也趕到醫院前來看望這個不幸而堅強的女孩。梁曉芹的老家灌云縣的老鄉們知道曉芹的事情后,很多人趕到上海來看她。“沒想到會有那么多人關心我,我一定會康復起來,等我好了,還會像以前一樣,去幫助別人,給大家帶去快樂。大家不要擔心我,以前那么多的坎坷都堅持過來了。”躺在病床上的曉芹輕聲說。
靠技術打造出品牌
“走過大難之后,我很快就調整了工作狀態。”梁曉芹說,開公司就要把公司辦好,每個月想著要給員工發工資,要讓員工有幸福感與歸屬感,這是一種甜蜜的壓力。“先把松江本地的業務做好,相信別人看了我們做出來的東西后,會滿意的。”每做一單業務時,曉芹總是交出最滿意的成品。“客戶哪里不滿意,我們就反復改,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我每次都在期限內按時按質完成。”
不做廣告推廣,客戶卻幫她帶來了更多的客戶。“我自己不去說,只要認真去做就行了。別人看得到你的努力。”梁曉芹表示,目前正在與幾個團隊洽談,引入市場前沿的技術,“專業性是永遠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