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來一碗羊湯。”在張澤地區,喝羊湯,配燒酒,成了很多村民們冬天里的一大享受。
晶瑩透亮的肉皮,細嫩香彈的肉質,店老板熟練地分割著一只熱騰騰的羊腿,筋絡絲絲可見,還冒著鮮香的白氣。不論早上或者中午,在張澤地區,吃羊肉的小店不少,店面都不算大,來買羊肉、吃羊肉的人總是排著隊。吃羊肉,喝燒酒,已是當地歷史沿襲下來的一大傳統。幾個老友圍坐一桌,總會點上一鍋羊雜湯,端上桌時,鍋底還配著一個小火爐,外面的天氣再冷,一碗羊湯入肚,很快就暖和了起來。
、
爛糊羊肉和白切羊肉也是必點。一碟爛糊和白切羊肉,只用醬油做蘸料,就能吃出其中的鮮香,再配上一鍋羊湯,就是食客口中的“老三樣”。通常,不論往來食客多少,每一桌上都少不了這三道菜。“爛糊羊肉以堂食居多,白切羊肉多是外帶。”食客們告訴記者,如今,雖然羊肉的價格不菲,爛糊羊肉大約75元一斤,白切羊肉80元一斤,但村民們都覺得這錢花得值。
在村民們眼里,整只羊都是寶貝,就連吸骨髓也是一大樂趣。店老板熟練地把羊腿分開裝盤,利落地剔出一根根羊骨,上面不帶一點肉,順手拋給了遠處圍坐的一桌食客,食客也熟練地接過,拿著吸管,享受起了骨髓的美味。記者原本以為這只是熟客間的逗趣,可店老板卻說:“單這一根羊骨就賣10元。”
每到飯點,小店里就會坐滿了人,不少人是從外地特地趕來的?吹贸觯晨蛡兂沓M,相互間熟悉得很。通常,男食客們總忘不了點一杯燒酒,開始聊起了家常,往往,一頓飯就要吃上兩個多小時,節奏很慢。在他們看來,守著一鍋羊肉聊家常,聊天比吃飯的意義更大。店老板也會熱心地囑咐:“羊湯要慢慢喝,細細品,享受其中的鮮味,來吃羊肉,就不要著急了。”
在張澤一帶,最熱鬧的小店還要數張澤菜市場附近的“新明”木桶羊肉店。小店并不起眼,可據店老板壽新明介紹,由于羊肉采用“木桶式”做法,有傳統秘方,很受當地村民喜愛,來這里吃羊肉也成了很多老人多年來的習慣。入冬后,吃羊肉的人多起來,小店每天要宰殺10到15只羊,店員們每天從早忙到晚,只睡5個小時,凌晨3點就要起床為新的一天做準備。
由于食客們捧場,羊肉銷量很大,為此,壽新明還在張澤地區建起了自己的養殖基地,從外地購置羊苗,采用散養的方式喂養生態飼料,如此長大的羊,肉質也會更加鮮美有彈性,這也成為新明木桶羊肉大受歡迎的原因。壽新明還說:“等到過節時,來吃羊肉的人就會更多,每天至少有40只羊的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