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潺潺流水聲不絕于耳,觀色彩斑斕的錦鯉嬉戲暢游,吃茶品茗、享用素齋,于鬧市中得一方清凈地,偷浮生半日閑,該是非常美妙的。位于西林寺內的西林素齋近日裝修一新,已于前天開始對外營業,推出功夫素齋,無論是佛教信徒、素食崇尚者或是想要健康飲食的都市人都可以在此感受素食文化。
作為松江首家素齋館,西林素齋于2007年對外經營。為更好地推廣素食文化,去年底,素齋館從經營模式、管理理念、菜品菜式、環境服務等重新設計調整,經過一個多月的裝修,面貌煥然一新,取名“崇恩齋”。據西林寺住持悟端大和尚介紹,寺廟內的圓應塔在宋朝名為崇恩塔,西林寺近年來也一直推廣“崇尚道德、恩澤眾生、和諧社會、凈化人心”的崇恩文化,故以此為素齋館取名。
位于寺內放生池的西面,外有小橋流水,奇石翠竹,崇恩齋內別有洞天。300平方米的大廳、以名山命名的大中小包房6間和散席十多個,此次裝修,素齋館的空間進行了擴大和調整,布局更加合理。不同于原來簡單的水泥和白墻,現在的崇恩齋顯得古樸高雅。神態各異的十八羅漢、年代久遠的陶瓷瓦罐、各色器皿和小型盆栽,館內的博古架、多寶格上滿是風景。隔斷素齋大廳和靠窗走廊的柜子上放置了不少佛教書籍,等菜的間隙不妨翻閱一本有益身心的書籍。菩提葉形的祈愿卡片,填寫了信徒們的心愿,作為別樣的裝飾滿滿地掛在吊頂上。值得玩味的還有墻上的佛教字畫,大多出自劉兆麟、袁繼先、盛慶慶等滬上和松江的名家之手。
素食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精致的素菜館越來越受到都市人的歡迎。悟端大和尚告訴記者,要求吃素的人士有各個層次的,現在社會上有許多經營得比較出色的素菜館,反而以素齋為特色的寺廟在這個方面卻做得不夠理想。推廣吃素食以及素食文化一直是一個心愿,此次崇恩齋的全新營業便是倡導“健康是根,素食為本,緣結大眾,服務至上”的素食理念。
好吃的素食做起來難,菌菇、豆制品、蔬菜、魔芋,由于佛教戒規,素齋原料有限,并且對素菜新鮮的程度要求更高,要做出好的素菜并不容易。據介紹,素齋館聘請了滬上知名素菜館大廚,擁有多年掌勺素菜的經驗。蝦球、鮑魚、紅燒肉......素菜葷燒更見功夫。調整菜品菜式的素齋主打功夫菜,提倡少鹽、少油、少糖的健康飲食,在原料、烹調和擺盤上都有講究。“會摘取花瓣作為點綴,擺盤也更有禪意,”悟端介紹,素齋館推出了分餐制,可以滿足較高層次需求的素食愛好者,也有自主點菜、特色素面和菜包福餅等,平日里吃膩肉食的朋友,可抽空來此饕餮素食,適合家人和朋友聚會,舉辦生日素宴、佛化婚禮素宴、壽宴等各類素食需求。館內也有素食品小超市,提供祈福米、崇恩禪茶等各式健康食品和飲料。
吃素齋,不僅僅是飲食上的健康,也是還內心一片寧靜。享素食,品禪茶,賞書畫,聽梵音,素齋館與商家林立、車水馬龍的中山路僅一墻之隔,卻如一個雅居的世外桃源,愛生活,愛健康,可以從西林素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