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葉、嫩芽,陽春三月,佘山茶樹吐綠,第一批明前“蘭茶”開采。預計整個采摘期還將持續40天左右。
走進茶園,滿山坡綠油油的茶樹被修剪得十分整齊,一行行,一列列,層層疊疊,像綠色的波浪綿延起伏。一大早,西佘山上,系著頭巾、帶著竹筐的采茶女工,紛紛開采第一批佘山“蘭茶”(見左圖)。在離葉尖一厘米的地方輕輕一掐,細嫩的茶芽兒就到了采茶女工的手中。
在茶樹間穿行,竹筐里的鮮茶也漸漸多了起來……忙碌了一整天,采下的鮮茶要經過晾曬、烘干、翻炒等多道工序,才能炒出色、香、味俱全的“蘭茶”。炒茶20年的湯師傅端坐在一口大鍋前,將高溫殺青后的茶葉倒入大鍋,讓鮮葉在鍋里反復翻拋,直到把水分炒干,慢慢散發出淡淡香氣。抖、按、捺、推、拓、挺,“鐵砂掌”下,炒出一筐筐色香味形四絕的春茶。“蘭茶”好喝,炒茶不易。炒嫩了、“ 炒老了都不行,溫度和力道都很關鍵。”看似容易的炒茶,背后可不簡單,靠的是一身經驗和不怕燙的硬功夫。湯師傅攤開雙手給記者看,厚厚的老繭,“炒茶鍋里滾燙滾燙的,早年開練的時候,燙傷、起泡,那都是常有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