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自動化的機器人,必將使人力從繁重、危險的工作當中解放出來。目前,我國正處于制造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重要時期。一些比較危險、繁重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已經出現了用工荒,所制造出來的產品可靠性差,品質難以保證。機器人的發展與制造,成為提高生產力的一項重要高新技術產業。潘進從日本學到了機器人方面的先進技術,將其帶到國內,推動了我國機器人行業的發展。
將產業工人解放出來
據潘進介紹,目前有許多企業還不了解、不重視、不相信自動化設備的使用。在寧波有一家比較大的民營企業,主要從事大型鋁鑄件的生產,幾十公斤重的鋁鑄件幾乎全部需要用人工從模具中搬運取出,尤其是剛出模時產品溫度高達200~300℃,對工人來講這樣的工作又臟又累還危險。可是,等工人滿頭大汗將產品拿出來后,卻發現因這樣的生產方式造成鋁鑄件渾身是缺陷,幾乎不能被制作成工件使用,不得已只能再次回爐鑄造。后來這家企業采用了自動化的機器人制造系統,高效率地生產出了合格產品。
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制造業的技術革命,對缺少先進制造技術知識的產業工人而言,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機器人將工人從危險、繁重的工作崗位上解放出來,另一方面,也擠掉了一部分工作崗位。但是,盡管機器人取代了人的部分職能,整個生產系統仍然離不開人的控制和管理,沒有人來編程指揮運行,機器人也只不過是個擺設。因此,潘進建議在大專、中;蛘呗殬I化教育中,加入機器人及其自動化系統的相關知識及培訓課程。這樣,制造業才能夠應對工業4.0時代的到來。
將先進技術帶回國內
1997年4月至2001年3月,潘進在日本廣島大學任研究員期間,參與了日本政府資助的研發機器人自動化的相關課題。當時,這個項目的研發團隊里,有搞材料研究的,有做軟件開發的,有做自動化設備的,大家分工協作不斷推陳出新,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潘進作為這個項目的主要參加者,在與各家公司和研究單位合作的過程中,學到了有關機器人及其自動化設備方方面面的知識。2001年之后,潘進受聘于日本一家從事機器人自動化的公司,繼續參與機器人系統在鋁合金鑄造方面的研發。
2002年,潘進回國,先后在兩家日資自動化設備的制造企業擔任總經理,全面負責生產經營、技術開發、人才培養方面的管理工作。2007年,潘進創辦了豐漢電子(上海)有限公司,作為總經理及研發項目總負責人,帶領公司研發、設計及制造團隊,先后完成了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系統約500臺套的研制,并在60多家客戶中獲得實際應用。先后申請發明、實用新型專利和軟件著作權35項,其中13項已經獲得批準,將從日本學到的機器人應用技術,推廣使用到國內的制造企業。
將高新技術用于實踐
潘進十分重視公司團隊的建設,目前豐漢電子(上海)有限公司擁有員工90名,其中本科以上30名,博士2名,教授級顧問1名,參與開發設計的人員42名。公司每年為汽車零部件制造廠家開發制造用于自動化生產的機器人系統50~100臺套。近三年來為豐田汽車、日產汽車、本田汽車、鈴木汽車、長安汽車、東風汽車等主車廠及其相關零部件制造商研發制造配套的機器人生產系統達200臺套。2013年,豐漢電子(上海)有限公司被批準為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
潘進并不滿足于豐漢電子(上海)有限公司所取得的成績,他說:“現在我們設計集成的機器人系統,還主要局限于鋁合金的鑄造過程。而鑄造以后的后續加工和處理,目前還主要依賴人工,今后我們將繼續增加研發力度,將機器人系統往下游工序拓展。并不斷將中國的機器人自動化系統應用推廣到更多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