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肺炎疫情仍在擴散。佩戴口罩可以抵擋飛沫傳播的病菌,可降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風險,但如果佩戴口罩的方法不正確,防疫效果則會大大減低。區中心醫院感染科專家提醒市民正確佩戴口罩。
目前,市面上的口罩類型較多,場合不同佩戴口罩的類型也有所不同,市民使用的多為醫用外科口罩。在非疫區空曠且通風場所不需要佩戴口罩;一次性使用的醫用口罩建議公眾在非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使用;醫用外科口罩推薦疑似病例,以及公交車司乘人員、出租車司機、環衛工人、公共場所服務人員、武警、交警、安保人員、媒體記者、快遞人員等在崗期間使用;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推薦公眾在人員高密度密集場所或密閉公共場所佩戴。大部分外科口罩由三層物料組成,外層防液體飛濺,中層作為屏障阻擋病菌,內層吸收佩戴者釋出的濕氣和水分。市民在使用時必須依照生產商建議使用、存放、佩戴外科口罩。需要注意的是,棉紗口罩、海綿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對預防病毒感染無保護作用。
如何分辨口罩的內外側?一般而言,白色的向內,有顏色的向外,有金屬條的一邊向上。如果口罩兩面顏色相同(都是白色),應將折紋向下的一面向外。佩戴時需讓口罩完全覆蓋口、鼻和下巴,把外科口罩的金屬條沿鼻梁兩側按緊。如選用綁帶式外科口罩,將綁帶系于頭頂及頸后;如選用掛耳式口罩,把橡筋繞在耳朵上,使口罩緊貼面部。
此外,口罩尺碼也很關鍵,兒童可選擇兒童尺碼。由于佩戴后的口罩有可能已沾染病菌,因此,佩戴口罩前、后都應先潔手,避免觸摸口罩。如果必須觸摸口罩,在觸摸前、后都要徹底洗手。
一般而言,口罩不可重復使用,應適時更換口罩。另外,口罩如有破損、變形、弄濕或弄臟導致防護性能降低時應及時更換。健康人群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類要求處理即可,疑似病例或確診患者佩戴的口罩不可隨意丟棄,應視作醫療廢棄物,須嚴格按照醫療廢棄物相關處理流程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