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就要出力,機關干部下沉到一線社區,不僅要俯下身去,與基層干部奮戰在一起,還要發揮自己專業特長,幫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幫忙而不添亂,切實而不表面。”記者從新橋鎮獲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暴發以來,新橋鎮黨委政府組織了200多名機關干部到基層社區,與社區干部一道,開展摸排登記、組織疫情宣傳、慰問隔離居民,不僅減輕基層干部的防控壓力,也給予了群眾戰勝疫情的溫暖和信心。
活多、人少、忙不過來,是基層干部的常態,尤其是在抗擊疫情的當下,他們走街串巷,把自己暴露在潛在的風險里,24小時值守一線。楊青青是新橋鎮達安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她給記者展示了一張漫畫:太形象了,說的就是我們!”“漫畫上基層干部化身三頭六臂,圍繞他們的是數不清的工作事項,看外來人員、看相關文件、看群內消息、聽會議精神、聽新聞動態、發放物資、堵截人員、填寫數據登記……(下轉第七版) 。ㄉ辖拥谝话妫“機關干部來到社區,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人力上多了一倍,工作效率與工作方式也得到很大改善。”據楊青青介紹,與達安居委會“牽線”的是新橋司法所,4名工作人員每天準時到社區,與基層干部一道戰斗在疫情防控一線。
“他們接觸面廣、思路活,解決問題比我們辦法多。”這幾日社區預約登記口罩是項新內容,一些老年人由于不習慣使用手機,網絡與電話預約對他們來說比較困難,司法所的工作人員就在小區進出口的位置擺起了“辦公桌”,讓居民很方便就能找到。“居民怎么方便,社區就怎么做。”司法所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走進了社區,就不拿自己當“外人”,俯下身子一起干。
一戶一檔,為了嚴防死守掌握每戶居民的信息,新橋鎮為每個家庭建立了“檔案”,春節期間是否離滬、何時返滬、是否經過湖北等重點區域,排摸工作不僅要不漏戶數不落人,而且要每天更新掌握最新動態,這些數據還要匯總成表格上報。對基層干部而言,通常是“走訪6小時、填表2小時”,大量的時間要花費在數據的匯總統計中。
“專業的事情,留給專業的部門來做。”了解到基層干部難題之后,鎮財政所業務部門人員,參與到表格的匯總與核實工作中來,在面向基層時不是“表格要得勤、電話催得緊”,而是“表格我來填、數據我來核”。
“年關年頭是財務所工作最忙的時候,有大量的財務數據需要處理,但是特殊時期我們還是將‘兵力’放到基層去,自己職責內的工作加班加點去完成。”新橋鎮財政所負責人嚴曉燕介紹,財政所除了完成全鎮的數據核查工作外,還對接場東、春九、春莘三個居委會,每個居委會安排2名工作人員,現場開展電話排查和人員統計,專業的工作方法也給居委會注入了“新鮮血液”。
“只要不是實在走不開,機關干部全部下基層。”新橋社區服務中心主任張永芳介紹,在全鎮的24個社區居委會,全部都有機關干部的身影,“只有走在疫情防控的一線,才能知道群眾真正的所需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