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把家庭、社區、企業單位、醫療機構、道口每道關,確保全流程管控;竭力實現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以及果蔬等消費品全行業保供,讓市場有序運轉;防控工作在公廁、街道等公共區域全覆蓋,讓居民安心……在松江,全面啟動的“三全”工作法,嚴格落實落細屬地防控、社區防控、群防群控措施,密織了一張疫情防控網。
“色條標識法”提升管控效率
隨著2月10日部分企業開始復工,作為有近120萬人外來人口的松江,在疫情防控的當前階段,面臨著巨大的考驗,一些人口導入型社區因此防疫壓力陡增,廣富林街道保利西子灣小區便是其中之一。
“紅色是應急色、黃色是預警色、白色是安全色,這樣一目了然,方便工作人員抓住重點,減少重復勞動。”在一張人員信息表上,不同顏色標記出了不同的人群。西子灣居民區黨支部書記鄭麗娟告訴記者,西子灣是一個有著3359戶居民的大型人口導入型社區,社區配套商業178家,小區中的外省市人員占了80%。在人口排摸中,他們通過社區排摸、個人申報、門崗登記、居民投訴、樓組長
反映、街道信息核查等多源渠道相結合的方法,切實做到不遺漏、全覆蓋,并總結了這套“色條標識法”,方便工作人員分類處置,提升管控效率。
“為打好這場‘戰疫’,我們充分發揮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整合力量,群防群控,聯防聯控,有效制止疫情在本小區的輸入和擴散。”鄭麗娟說,物業工作人員24小時嚴格把守小區出入口;居委干部、社區民警將承諾書、體溫計、消毒片、黃色專用垃圾袋等“便民七件”套送到居家隔離人員手中;社區全科醫生,重點對居家隔離人員的身體狀況進行監控和服務,有任何情況隨叫隨到;街道干部對于小區出現的問題,提供幫助和政策解答。此外,還有社區在職黨員、居民志愿者等,都在為社區的防疫工作貢獻力量。
一手抓防疫一手保供應
以全流程管控為目標,通過將屬地防控抓得更嚴、落得更細、做得更實,松江正著力把好每一道關。與此同時,如何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實現全行業保供,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是擺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在新浜鎮木靈菜場,記者看到,新鮮的蔬菜瓜果和肉類供應充足,價格也非常親民,“包心菜3角一斤”“小青菜9角8分一斤”“沙糖桔每斤1.98元”。木靈菜場經理徐峰介紹,木靈菜場是松江首批2.0版標準化菜場,通過統一標準、一站式服務,滿足了附近居民購買生鮮和生活日用品的需求。
“疫情期間,門店每天消毒3次以上,每名入店的客人都要佩戴口罩、測量體溫,為避免交叉感染,散裝食品由店內工作人員專人負責條線,把防控落實在細枝末節中。”徐峰說,這段時間,(下轉第七版)(上接第一版)市場內生鮮、蔬菜、肉類的價格穩定、供應有序,由菜場集中到蔬菜批發點采購,當天發訂單,第二天可以配送到。為了保障物價平穩,菜場還采取減免租金等政策,讓利于經營者,在此基礎上每天還推出特價蔬菜,保證市民“菜籃子”供應充足。
公廁道路消毒措施升級
此外,公廁、道路等這樣的公共場所的防疫防控工作也不能有絲毫懈怠。
華亭湖一側的濱湖路公廁,門口的顯示屏上播放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公廁保潔消毒作業規范》視頻,時刻提醒保潔員加強防控意識。走進公廁,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消毒水的氣味。“這是一次全面消毒的大消毒,公廁開放前,除了檢查設施設備是否完好、補充洗手液等便民服務用品外,保潔員還會對公廁全面沖洗一次,并保證每天不少于3次的全面消毒。”新森林公司公廁保潔班組長顧慧君告訴記者。
特殊時期,這樣的氣味更令市民感到安心。當天,在有市民如廁離開后,顧慧君及時用84消毒液,將蹲位、門把手、洗手水池、自來水龍頭等接觸過的設施設備全部擦拭一遍,等待3分鐘后,還要再次消毒。記者了解到,半個月以來,松江427座公共廁所全面升級消毒措施,針對一些專人負責看管的公廁,采取“隨用隨保潔,隨用隨消毒”的方式升級管理,將消毒落實到每個細節。而春節以來,松江近4000名環衛一線保潔員們始終堅守崗位,筑牢疫情防控的“環衛防線”,讓市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