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名醫護人員2小時內集結完畢!昨天,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療隊的“戰士”們肩負重任、帶著希望奔赴湖北武漢。其中,平時工作在松江南部院區的“白衣天使”幾近半數。
“我是黨員,支援武漢,請一定選我!”
沒有驚心動魄的豪言壯語,沒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此次出征武漢的湯燕萍是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部)3A 婦兒中心的一名普通護士。
2月17日,得知醫院正在籌建一支150多人的支援湖北的醫療隊,且很快就要出發,她在單位微信群里說:“我是黨員,支援武漢,請一定選我!”其實,早在1月24日醫院組建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起,湯燕萍就做好了隨時出征的準備。
“你還是別去了,家里兩個孩子還小。”面對同事的勸告,她故作輕松地說:“沒問題的,我都安排好了!”同事的擔心并非毫無道理,湯燕萍的愛人是一名社區工作人員。這些天,他幾乎沒日沒夜堅守在松江南站,家里兩個孩子,大的剛讀一年級,小的讀幼兒園,都需要人照顧。此外,前往疫區長時間穿防護服勢必會少喝水,身體不好的她其實還面臨著舊病復發的風險。即便如此,她依舊義無反顧:我是黨員,責無旁貸!”“
“有我照顧你媽,你安心去前線吧!”
“作為醫護人員,就應該沖在前面。”楊美蓉是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手術室黨支部書記,也是醫院(南部)麻醉科的執行副主任。曾參加過上?箵鬝ARS培訓工作的她,這陣子對新冠肺炎診療常規等相關文件進行了系統學習,熟練掌握了相關理論知識,可以說,此次出征她做足了準備。(下轉第七版)(上接第一版)“在人民最需要我們的時候,到最需要我們的地方發揮一點作用,把自己的專業知識應用到有需要的地方,我覺得很榮幸。”她說,多救一個病人、多讓一個病人出院,是這次出征最大的心愿。
作為麻醉科醫生,前往湖北抗擊新冠肺炎,她需要協助完成危重癥患者的氣管插管、呼吸機管理等臨床搶救工作。盡管這些工作都需要近距離接觸患者,感染的風險相對比較高,但她并不擔心。我們過去首先要把自己的“防護做好,這是一種責任。如果醫生倒下了,誰去拯救病人呢?”楊美蓉說,救死扶傷是醫生的職責,不可能因為風險大就不去救治病人。
這次前往湖北,唯一讓她放心不下的是自己的父母。69歲的母親患阿爾茨海默病8年之久了,父親已經76歲,她走后,照顧母親的重任就落到老父身上了。得知楊美蓉要去支援湖北,父親不僅沒有阻攔,還拍著胸脯說:“有我照顧你媽,你安心去前線吧。”“我空下來的時候,會給你們打電話的。”臨行前,她給父母買了一堆菜,可以吃上好幾天。
臨行前剪了新發型
對于護士姜婷而言,此次前往湖北支援似乎是她等了許久的愿望。“一個個確診數字的背后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是一個個溫馨的家庭。”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時刻牽動著姜婷的心。在此之前,她曾多次主動請戰,志愿加入支援武漢或上海定點救治機構醫療隊。
2月17日剛剛下夜班,姜婷接到了醫院護理部緊急動員支援湖北的通知,她毫不猶豫報了名。報名后,顧不上休息,她急忙奔回家打包行李,沒有時間跟愛人多做交代,沒有時間安撫哭得稀里嘩啦的女兒,她便拖著行李箱趕到醫院待命。
出征前,她聯系理發師幫她削去了靠近后脖的一圈秀發,看著鏡子里被同事稱為匹配防護服的發型,她的眼里滿是戰勝疫情的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