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無情,樓道有愛,給有需要的人,加油!”在泗涇鎮玉蘭苑小區,一個標有上述字樣的“共享菜籃”出現在14號樓道里。青菜、生菜、芹菜、胡蘿卜、土豆、番茄……菜品豐富,自取蔬菜的鄰居會主動在樓道微信群里留言,表示感謝。特殊時期,物資緊缺,但鄰里情卻在人們心間涌動著。
一個人分享“多余”食物
“謝謝!我拿了一顆青菜、兩根火腿腸、一根胡蘿卜。”一名住戶剛從“共享菜籃”取走一些物資,就在樓道微信群里留言并@了12樓的一名住戶。
原來,放置這個“共享菜籃”的正是12樓居民劉媛,她得知鄰居們物資緊張,就把自己準備的蔬菜拿了一些出來。“封控前我和朋友跑了幾家超市,準備了很多食物。我們平時吃得也不多,所以就分出一些給更需要的人。”劉媛說。
令劉媛沒有想到的是,大家在取走自己所需物資的同時,也不忘往菜籃里添加其他食物,就這樣,香腸、檸檬、牛奶、飲料也陸續出現在了里面。
一群人維護“共享菜籃”
受“共享菜籃”的啟發,幾天之后,同小區22號樓居民曹奎將幾個紙箱放在樓道里,并附上“各位鄰居,捐出不吃的菜,有需要自取”。曹奎說,鎮里發放的物資中,有些蔬菜可能不合自己的口味,但其他人或許喜歡。為了不浪費食物,他在樓道里發出倡議,讓大家捐出蔬菜,互相交換。
與此同時,曹奎給“共享菜籃”配上溫馨提示:如果是易腐爛或需放冰箱儲存的食品,先在群里說一下,若有人需要再拿出來,避免浪費;每次物品增減,可以由當事人拍照分享在群里,時時掌握菜籃子情況,避免過多的人員流動。
漸漸地,“共享菜籃”里也出現了水果、牛奶等緊俏品。上海外國語大學松江外國語學校的美術老師趙慶慶還為“共享菜籃”畫了一幅畫,里面裝滿了各種各樣的蔬菜。“疫情之前,我們這幢樓的鄰居各自忙碌,互不相識,只有在電梯碰面時,才會點頭打個招呼。沒想到疫情讓我們的心聚在了一起,大家都能感受到彼此給予的溫暖。”曹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