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方松街道蘭橋菜場恢復營業。圖為一名市民在挑選蔬菜。
半數攤位、熟食店鋪開門迎客,昨日,方松街道最大農貿市場蘭橋菜場時隔3個月恢復營業。菜場嚴格落實限流、消殺等防疫措施,確保市民安心買菜。
昨日一早,在蘭橋菜場東門外,不少市民正排隊掃描“場所碼”。菜場內,蔬菜、禽蛋、肉類、水產、熟食和糧油六大區域部分攤位已經擺滿了貨物。攤主們身穿隔離衣,佩戴口罩、防護面屏和手套,邊整理貨物邊售賣商品。“我備了不少時令菜,品種共有30多個,像毛豆、茄子、豇豆等還都是一早現摘的。”蔬菜攤主王里霞表示。
“今天買了娃娃菜、美芹和魚,都很新鮮。”得知蘭橋菜場重新恢復營業,家住附近的市民蔣惠第一時間趕來買菜,不一會兒就“戰果頗豐”。她告訴記者,蘭橋菜場暫停營業期間,她只能去幾公里外的菜場買菜或選擇網購,既費時又費力。
為進一步落實疫情防控工作,蘭橋菜場運營方要求攤主每天營業前進行抗原自測,中午進行核酸采樣。此外,攤位每天早、中、晚需進行消殺。“為確保菜場貨源安全,品牌方貨物‘點對點’供應菜場,非品牌方貨物則由菜場集采集配。”蘭橋菜場營運副總經理邵宇說。
當天,方松市場監管所實地檢查了蘭橋菜場。除了查看“場所碼”“數字哨兵”使用情況、從業人員健康管理情況和清潔消毒管理情況等,工作人員還檢查了菜場食品安全情況。“主要是通過索證索票查看貨品來源是否正常,例如對于豬肉類,相關規定要求有營業執照、食品生產許可證。同時,我們在菜場的食品快檢室,對蔬菜、水產、肉類抽檢,發現問題及時查處。”方松市場監管所所長李剛表示。
據了解,目前蘭橋菜場限制瞬時客流量為75人,48家攤位、12家熟食店鋪中半數已開放。未來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各攤位和熟食店鋪將陸續穩步全部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