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松江經開區的上海凱虹科技電子有限公司測試車間內,一臺臺全自動測試編帶機高效運轉。作為上海市集成電路封測業銷售前十名的企業,凱虹科技今年1至9月完成產值24.3億元,超去年同期。“大上海保衛戰期間,產能有一定的影響,但之后我們的訂單非常飽滿,特別是新能源電動汽車行業的火爆行情為公司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公司的運營狀況非常好。”凱虹科技副總經理朱建宇說。
凱虹科技是經開區集成電路產業的重點企業,企業今年以來的發展軌跡也是經開區經濟發展的縮影。今年1至10月,經開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348.9億元,同比增長3.9%;累計實現進出口總額2419.0億元,同比增長12.1%。在稅收方面,全口徑稅收94.5億元,同比增長18.6%,形成地方財政收入(含調庫和留抵退稅)27.8億元,同比增長18.2%。值得一提的是,松江綜保區1至10月的進出口總額為2113億元,同比增長15.8%,位居全市綜合保稅區第一。
“二季度因為疫情,經開區經濟發展出現了短暫下滑,但從二季度末開始,經濟發展走出疫情沖擊,實現V形反彈,回穩向上并呈現持續恢復態勢。”經開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顧瑞說。顧瑞認為,經開區二季度以來經濟發展方面的核心指標都實現較好增長,得益于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加快企業復工復產。借助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高質量發展的東風,經開區的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迅速發展,產業鏈進一步穩固,成為增長新引擎。
凱虹科技是全市首批復工復產的重點外貿企業之一,當“白名單”公布以后,經開區、綜保區第一時間協調解決企業防疫物資緊缺、核酸檢測人手不足等困難,到5月底,凱虹科技在崗人數超過1800人,產能恢復至90%,到6月初產能便已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顧瑞告訴記者,在復工復產的過程中,經開區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和區援派干部組成的11個督查組深入園區企業,了解企業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問題,認真收集意見建議,充分發揮督查組的溝通協調優勢,幫助企業解決了多項燃眉之急。5月24日,經開區260家市、區兩級“白名單”企業復工率達到100%,60家重點納稅企業復工率達100%,58家市級專精特新企業復工率達100%。
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經開區生物醫藥產業的重點企業,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5.8億元,同比增長24.1%。昊海生科是在松江成長起來的國內首家同時登陸港股及科創板的生物醫藥上市公司,近年來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研發費用達1.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6.6%,在眼科、骨科、醫美創新產品線上的多個研發項目獲得突破。
作為“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之一,由昊海生科牽頭的“新型人工晶狀體及高端眼科植入材料的研發”項目于今年年初順利通過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驗收,新增的PCF60/L、PCF60/AL型號產品的光焦度范圍為目前國產獲批人工晶狀體之首。該產品的增加,擴寬了公司人工晶狀體度數范圍和產品總直徑,更好滿足了高度近視、高度遠視及囊袋松弛患者的需求,為手術醫生提供了更寬范圍的選擇,增大了產品臨床使用場景。在醫美領域,昊海生科推出“海魅”“海薇”“姣蘭”三款玻尿酸產品,在特點和功效方面形成差異化定位和互補式發展,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
今年1至10月,經開區生物醫藥產業實現產值21.5億元,同比增長18.2%。長三角G60科創走廊“6+X”戰略性新興產業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其中,集成電路實現產值95.8億元,同比增長23.4%;新能源汽車實現產值11.3億元,同比增長185.4%。
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曹雷軍表示,經開區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在持續強化優勢產業基礎上,堅持科創“蝶變”、產業“裂變”、要素“聚變”,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培育壯大新的增長點,加快構建經開區現代化產業體系,續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