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治理點亮居民微幸福。12月13日,小昆山鎮黨建引領社區微治理項目成果展示暨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班結業儀式在小昆山鎮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行,來自鎮內各基層單位的40余名黨組織書記齊聚一堂,就如何提升微治理、點亮居民微幸福展開探討交流。
住戶來自五湖四海的商品房小區居民意見紛繁,訴求投訴量居高不下;居民“洗腳上樓”的動遷安置小區里樓道堆物、種菜現象反復回潮,大操大辦紅白事的傳統鄉俗與社區生活環境產生沖突;小區面積大、人口多,管理壓力大……結業式上,對于各自小區的痛點問題,基層黨組織書記們從平日的工作見聞和心得出發,與同行們一起探討如何化解破局。
山水華庭居民區黨支部書記莫聯萍和玉昆一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費君君圍繞如何通過社區微治理化解微矛盾這個話題,分享了打開居民“心門”的訣竅和體會。“雖然居民的意見訴求很多,但只要我們耐心傾聽,從他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再難的矛盾也能逐一解決。”莫聯萍介紹,在居民的訴求下,小區改造了大門,解決了人車并道出入難題。對此,費君君深有同感,在居民的建議下,玉昆一村小區打開邊門暢通了居民的買菜通道,緩解了困擾小區許久的堵車問題。“社區治理一定要與服務群眾緊密結合,以民生需求為導向才能找準切入點,才能凝聚民心,把小區建設得更美好、更和諧、更穩定。”費君君感慨道。
移風易俗、民生訴求、網格治理、法治建設、志愿力量……各基層黨組織書記給出的一個個關鍵詞正是基層社區微治理所依仗的“錦囊”。在交流展示黨建引領社區微治理項目成果的同時,小昆山鎮現場還為大家發放了集基層社區治理經驗和政策要求于一體的《小昆山鎮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社區工作實務手冊》,希望基層黨組織書記們進一步豐富和擴充其中的內容,為抓實基層治理、優化為民服務帶來更多更好的創新動能。
現場還成立了5家“書記工作室”,通過選樹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引領帶動基層社區治理,探索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沈燕紅書記工作室”帶頭人沈燕紅是動遷安置小區翔昆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近年來,翔昆苑居民區以“法治文化社區”建設為著力點,聯合鎮司法所、律師團隊、政法類高校等專業力量一步步引導居民逐漸養成良好風尚,并發動居民共建共治美麗社區。“工作室的成立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加大法治社區文化建設,提升居民在社區中的獲得感、幸福感。”沈燕紅說。
據悉,此次培訓班自11月1日開班后,采取線下、線上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同步覆蓋小昆山鎮各單位班子成員、全體公務員、事業人員,參訓人員近4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