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幾張辦公桌,到一間辦公室,又逐步發展到一層樓面,再壯大到一家創新型企業,這是不少創業公司的發展之路。而在一家家企業成長壯大的背后,是眾創空間、孵化器等創新載體通過整合技術、產業等資源給予的滋養。
在松江,眾創空間、孵化器等各類創新載體目前已達28家。隨著近年來“雙創”氛圍日漸濃厚,這些創新載體的綜合實力不斷增強,運營模式持續優化,以日益強勁的動力催生一顆顆科創種子萌芽、成長、壯大。
“增值”服務加持創新創業
啟迪漕河涇科技園最近又有新動作——啟迪英國旗下的劍橋啟迪科技園設立“啟迪漕河涇(上海松江)中英離岸孵化基地”。園區副總經理張延軍介紹,離岸孵化基地將幫助對接英國高校院所和龍頭企業,為創業項目提供跨境商業加速、應用場景驗證等專業服務,建立“全球研發—上海轉化—跨境孵化”服務鏈。
跨境孵化是啟迪在孵化機制方面的又一重要提升。事實上,早在2016年園區建成時,啟迪漕河涇智能制造孵化器便已同步設立,為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打造“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的全鏈條創業孵化載體。2019年,在相繼獲得區級、市級孵化器資質后,啟迪漕河涇智能制造孵化器又獲得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資質。目前,園區已累計孵化企業150余家,培育畢業企業37家。
在啟迪漕河涇科技園,創業企業還獲得了共享實驗室、創業導師等“增值服務”。恒析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是園區內一家主營實驗分析儀器及其配套設備研發、設計、生產的創業企業。由于是跨界創業,起初,創始人在科學儀器行業的積累較為薄弱。經過考察和交流,園區牽線儀器行業領軍企業天美中國總裁付世江作為恒析儀器項目的創業導師,其憑借在跨國企業多年的工作經驗,在戰略、管理和營銷模式等方面為恒析出謀劃策。“導師在全球化視角下作出的企業發展戰略分析,讓我們更加明確了自身定位和發展目標。”恒析總經理劉泊淼直言受益匪淺。同時,在導師的牽線下,恒析的前處理儀器與天美旗下氣相色譜、氣質聯用儀聯合投向市場,為恒析達成40余萬元的銷售訂單。
啟迪漕河涇智能制造孵化器的發展是松江創新載體發展的縮影。在松江的28家創新載體中,目前已有國家級4家、市級17家,涉及人工智能、集成電路、電子信息等“6+X”戰新產業。截至2022年底,共服務入孵企業600余家,入駐和在孵企業總收入達20億元。
資本政策滋養創業土壤
除知識儲備和市場資源之外,資本也是創業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位于臨港松江科技城G60工業互聯網專業孵化器內的上海庫贊軌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軌道交通智能檢測設備研發、生產的創業企業。在前期探索階段,企業在孵化器的幫助下,獲得了寶貴的創業貸款,得以渡過創業起步難關。如今,從剛開始的3個工位到近400平方米的場地,庫贊軌道已進入發展的高速期,其業務也先后在濟南、長沙等地落地。
G60工業互聯網專業孵化器于2017年啟動運營,相關負責人曹鵬介紹,截至目前,孵化器已成功孵化近200個創業項目,培育了包括中新軟件、埃視森智能科技、輝度智能系統等在內的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和細分行業優勢企業。在提供政策指導、工商稅務、產業人才等服務的同時,G60工業互聯網專業孵化器還積極與易居資本、豐瑞資本、思德創投等天使投資機構對接,形成創新孵化投資圈,助力企業成長。
政府“看不見的手”同樣滋養著創新載體的發展。面對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區科委重新制定《松江區關于鼓勵和促進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創新載體建設的實施意見》,結合區內各創新載體的實際業態運營水平,將認定制調整為備案考核制,對區級以上創新載體進行年度考核。據介紹,自2019年以來,松江已資助各類創新載體2300余萬元。
此外,松江還形成了“眾創空間—孵化器—科技園區”接力式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結合“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科創板上市企業”政策扶持鏈,協同創新資源,護航創新型企業成長。未來,松江還將繼續激發區內優質孵化器發展潛力、優化孵化生態環境,用匠心打造標桿型孵化器,助力企業“核爆硬科技”與“金牌軟服務”融合發展。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